李金星说:“大王,这些人留着不如杀了,百姓恨他们入骨,自古以来,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。”
“本王也早就看他们不顺眼很久了,整天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,却不知道干正经事。”
第二天,这吴山县的众人还没有弄明白,就被召集到了县衙门口。
这时候县衙门口两个石狮子旁边,有两座大米堆成的高山。米山旁边就是全副武装的护卫。
县城的民众看着这个情况,真是摸不着头脑,不一会儿李继穿着一身蟒袍走了出来,这蟒袍是李继从戏班子里面借来的。
这县城的原本的官员被捆绑着带出来,然后跪在县衙门口,李继数了他们十二宗罪,无非是贪赃枉法,欺压小民这类,这十二宗罪倒是罪罪当真,李继本来就精通如何调动情绪。
“狗官,去年你是不是为了那张家的二十两银子,区打了吴小二三十大板……”
“狗官,你的小舅子仗着你撑腰,抢夺了赵光棍的田,逼得赵光棍跳河……”
“……”
李继每一次呵斥,四周都说有,有。
李继看着群情激荡起来,然后大声说:“诸位说,这狗官该不该杀。”
“该杀,该杀。”
李继听到这话,大声说:“杀。”
这一声令下,他的死士动手,将吴山县的官员杀个干净,接下来李继说:“诸位,初一天狗食日,都是上天垂示,他姚家的天下要改名换姓了。”
这时候李金星也拿出了谶记说:“这书就是谶记,上面早就预言了,诸位我给你们念念。”
“这谶是红颜死,大乱止。十八子,主神器。红颜死就是去年这皇帝的母亲死了。大乱止就是我们要平定大乱,十八子就是一个李字。”
“这配诗写着:“龙争虎斗满寰区,谁是英雄展霸图?十八孩儿兑上坐,九州平定李继虞。十八孩儿还是李字,这个兑就是我们武凉府,这也说了天子是武凉府的,最后就是大王的名字。”
李继这时候也说了,自己母亲在怀孕的时候,燃灯古佛曾经托梦,说自己名字应该叫做李继虞,接续虞朝的江山。
这时候白藕教的人也曾经说孔雀明王说了,这李继就是真命天子。
李继看着四周将信将疑的样子,对着他们说:“从今儿起,我李继虞,乃是铲平王,专门铲平天下不平事,我铲平王所到之处,不纳粮,而且要开仓放粮。”
李继虞这时候让死士让开位置,让四周观看的民众将米拿走。
最开始这些民众还不相信,但是有一个大胆用衣服装走一袋之后,大家都疯了。
接下来李继虞按照李金星的建议,打开了武库,将武器搬出来,还有将存放的腊肉给拿出来,大张旗鼓的招兵。
凡是拿起武器,加入李继虞队伍的,一律可以拿走一块肉,李继虞也许诺了,一个月两百文钱。
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李继虞在正月十五的时候,就召集了三万军队。
当然武凉府总督自然不会坐视不理,于是征调了六万厢军,前去围剿李继虞。
二月初三,武凉府总督到了吴山县附近的长蛇县,准备制定机会围剿李继虞。
但是武凉府总督没有想到,二月初四,李继虞就攻下了东边五百里外的梁泉县,梁泉县厢兵被抽调了,只剩下了五百厢兵,在李继虞大军进攻之下,城中百姓开城投降了。
李继虞还是老样子,打开粮仓,让全县民众为他们制作干粮。
二月初七,武凉府总督只能东进。
在他到了梁泉县的时候,传来消息,李继虞已经攻下了南边的善治、仇池二县。
这让武凉总督十分被动,他六万大军,机动性自然不如李继虞,而且李继虞不用担心补给问题,他却十分担心。
武凉总督在修整之后,继续南下,他心中想着,无论如何,就不能让李继虞在逃走下去了。
三月初一,总督如愿追上了李继虞,但是追上的他却十分后悔了,因为李继虞的部队连绵数十里,一眼望不到边。
总督初步估摸了一下,这些人应该有数十万之多,这么多人,让总督有了撤退的念头。
但是总督明白,撤退是没有用的,毕竟自己要是撤退了,圣人也会斩了自己。
总督如今只能寄希望于李继虞这一群人只是乌合之众,一战就溃。
双方吹响了号角,李继虞身边周犰请战,带着李继虞那精心准备的一千死士,悍不畏死的冲入到了虞军阵营之中。
这狭路相逢勇者胜,打仗最重要的是士气,虞朝这群士兵和乌合之众没有多大区别,在死士的冲锋下,外加人数不多,于是在一位总兵撤退之后,虞朝大军开始败退。
总督见到这个情况,自然也只能亡命的逃跑,这一站,李继虞损失三百人,斩首八千,俘虏虞军两万。
这个消息在初八传到了圣人那里,圣人看了奏折,直接将奏折丢到了太监脸上。
“反了,都反了,这祥云府才安生没有多久,如今武凉府又乱起来了,朕的江山,祖宗交到朕手上的江山。”
圣人说完,对着众人说:“你们快给朕商量出一个对策来。”
圣人拂袖而起,四妃找召集三司六卿开始商议起来。
至于圣人,到了问道阁去了,圣人到的时候,太上皇正坐在蒲团念着道经。
“父皇,儿臣愧对你的信任。”圣人惭愧地说着,太上皇没有睁开眼睛,平静地说:“是不是武凉府平叛失败了。”
“大败。”
“贫道早就知道了,天下承平已久,武备松弛。国虽大,好战必亡,但是忘战必危,对于你来说,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,让你知道,大虞朝的军队已经不行了。”
“儿臣不知道应该如何办,还请父皇开示。”
“这一次不用让平妃前去了,事事都是平妃出面,岂不是让人笑话。”
“那么儿臣应该让人谁领军。”
“林嫣。你的儿媳,她也应该锻炼了一番了。对了林绍闻曾经向你为他女儿求了一个郡主的封号,如今就是一个好机会,就叫卿云吧。”
圣人说是,询问太上皇说:“父皇,儿臣实在不足以治天下,还请父皇你能在掌神器,治理苍生。”
“贫道早已经断了世俗之念,求清静无为之道,这些年来,朕已经游有无之乡,不愿意这些琐屑小事,耽误朕的心境。”
太上皇说到这里,睁开双眼说:“贫道终究有一天会化去,到时候这天下也要交给你。朕说过,你只需要垂拱便可,一切事情就可以交给他人。”
太上皇停顿了一下,然后继续说:“若是太平盛世,林绍闻是一个好的辅弼之臣,但是如今多事之秋,总是要有人来替你做事,李昌吉如何担任什么职务?”
“庶吉士。”
“调他为天策府长史,并文泉阁大学士,等这一场叛乱平定之后,林绍闻请辞,你加封三百户,让林绍闻去守祖业。”
“儿臣知道了,父皇,还有什么交代地吗?”
“你知道如何处理李昌吉吗?”
“儿臣不知。”
“李昌吉当上大司农,必定会有上新法,你全数答应便可,等天下平定,国泰民安,朝臣弹劾之后,给李昌吉一个爵位,让他请辞,在将林绍闻召回来。”
“儿臣不明白,为什么一定要林绍闻。”
“贫道和你说了,林绍闻是你手中的利剑,林绍闻回来之后,绝不会动新法,到时候朝臣弹劾,林绍闻知道如何替你堵住他们的嘴。”
“那么李昌吉,就这么弃之不用了吗?”
“山中宰相,何尝不是一种美谈。”
太上皇看着圣人,对着圣人说:“这些事情,你不能指望着我来交,你要自己领悟,你才智不至于英主,所以事情就要交给这些属下人去办。”
圣人是说自己会慢慢学的,圣人继续说:“你看着吧,新法又是一场动乱,到时候生出漩涡之中的你,应该如何做。”
“按照父皇你说的,全力支持。”
“贫道或许已经看不到那一天了,儿孙自有儿孙福,你的事情,我也管不了了。”
太上皇闭上双眼,再次念咒,而圣人回到了自己的勤政阁,这时候四妃他们已经商量出对策了,那就是将青州府的玉衡军南下,平定武凉府这一场叛乱。
圣人询问他们,玉衡军是否能够完成这件事,四妃没有明确表示。
圣人告诉他们,这一次平妃不用前去了,平妃这才从祥云府回来,尚还没有好好休息,这一次京城就由林嫣领兵,南下和玉衡军平定这一场叛乱。
接下来圣人将认命给说了下去,林绍闻听到自己女儿得到郡主的封号,还有李昌吉这个大学士的加封,知道了圣人的心思,说自己这个大司农不尽职,请求辞去。
圣人说这件事等平定了李逆之后再谈,如今林绍闻还要将这件事办好才是。
本页地址(https://www.ikunwang.com/104/134261.html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[爱坤小说网] https://www.ikunwang.com。